在铝箔生产设备的生产中,有很多控制系统来协调设备的运行,使铝箔轧机能够稳定高效的生产。
厚度控制系统又称CSA,是利用位置传感器设定轧机液压缸位移的自动厚度控制系统,依靠高精度测厚仪测量铝箔出口厚度作为控制器的反馈,通过对压力、速度、张力等多种参数的调节,来实现对铝箔厚度的精确控制。采用先进厚度自动控制技术,实现铝箔轧机厚度控制的高性能、高精度,最终实现产品的最优化。根据材料厚度不同,可以分为辊缝控制方式、压力控制方式、开卷张力控制方式和速度控制方式。
辊缝控制方式
当轧制材料厚度在0.2mm以上时,主要采用辊缝控制方式。辊缝控制是对轧辊的位置的控制,主要作用摆放轧辊的位置和控制辊缝的大小,主要用于带材的头几个道次的轧制,要求来料不能有较大的偏差,而且头尾厚度公差较好。辊缝控制系统把出口测厚仪测得的厚度偏差反馈到液压缸控制中,保证带材出口的厚度。
在辊缝控制过程中,通过对位置环节的处理实现调节作用。将位置传感器装于压上缸两侧的注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的回程缸中,作为检测位置的器件,保证位置传感器随压上缸平稳移动,实现对压上缸的位移量的精确检测;而且位置传感器与给定的辊缝基准闭环调节以维持辊缝不变;另外,操作前操作人员要保证预期压力与实际轧制力相同,以保证目标厚度的检测。
压力控制方式
压力控制方式是主要应用于较薄带材的无辊缝轧制,一般材料厚度在0.1mm-0.2mm之间,在箔材中使用较多。在
铝箔轧机厂家中,压力控制方式是通过恒压力调节来实现的,压力给定后,保持压力不变。压力控制对来料的偏差无能为力,反而会错调,造成厚度精度变得更坏,因此一般是通过消除因轧机本身造成的误差(如轧辊热胀、轧辊偏心引起的厚度偏差),获得较好的板形。因轧辊热胀会造成压力的自然增加,铝箔轧机压力控制方式可以应用负反馈的调节作用,增加辊缝使压力基本保持恒定;同样通过断移动辊缝使偏心干扰基本为零。经过多次轧制的带材用辊缝控制消差之后,最好通过压力控制来保证厚度精度。另外为了保证带材出口厚度,需要引入由厚差反馈控制的张力控制和速度控制,以张力或速度作为监控环,最终实现压力/张力、压力/速度、压力/张力/速度或压力/速度/张力等4种控制厚度的模式。
张力控制方式
张力控制方式主要应用于厚度在0.05―0.1mm的材料,广泛用于连轧机、热轧机、冷轧机,尤其是在铝箔轧机的应用更为突出。控制过程中分前张力和后张力,前张力起展平和卷紧的作用,后张力主要起到调节带材厚度的作用。测厚仪根据原有后张力的大小给出厚度信号,以此信号来调节开卷机的速度,通过降低开卷机的速度来实现后张力的增加。
除了对以上控制系统进行操控,还要定期对这些系统进行检查,确保各种控制参数的准确性,使各个系统保持正常平稳的进行。